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咸寧市支持工業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若干政策》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抓好貫徹落實。
咸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8月22日
(此件公開發布)
咸寧市支持工業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若干政策
為加快構建“5+4”現代化工業體系,大力實施產業倍增行動,根據市委關于市區一體化工作部署,通過優化整合市直、咸寧高新區、咸安區涉企政策,制定如下政策。
一、支持企業設備更新。對屬于“5+4”現代化工業體系的規上制造業企業,年度生產性設備和研發檢測類設備投入達到100萬元(含)以上且納入技術改造投資統計庫的項目,按照投資額的12%給予補貼,單個企業年補貼額度最高300萬元;對達到2000萬元(含)以上且納入技術改造投資統計庫的項目,推薦參加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若獲得省級資金支持的企業,按照12%的標準給予差額獎補,單個企業年補貼額度最高200萬元,同一項目不得重復申報省級、市(區)級技術改造資金支持。
二、支持企業智改數轉。對首次獲批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獎勵100萬元;對首次獲批國家級5G工廠的企業,獎勵20萬元;對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3A級及以上、2A級認定的工業企業,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對首次通過數據管理成熟度模型(DCMM)貫標3級及以上、2級的企業,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對首次獲批卓越級智能工廠、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的企業,分別獎勵50萬元、20萬元。對首次獲批省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獎勵50萬元;對首次獲批省級5G工廠、工業互聯網平臺(專業型、區域型、行業型)、數字孿生工廠、無人工廠、先進級智能工廠的企業,分別獎勵20萬元;對首次獲評省級工業APP典型應用案例的企業,獎勵10萬元。
三、支持企業綠色轉型。對首次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節水型企業的企業,分別獎勵30萬元。對首次獲批省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節水型企業的企業,分別獎勵20萬元。
四、支持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對首次獲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獨角獸的企業,分別獎勵50萬元、50萬元、30萬元。對首次獲批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獨角獸、(潛在)獨角獸的企業,分別獎勵30萬元、30萬元、30萬元、20萬元。對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或者備案證)、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證的企業,分別獎勵10萬元。對獨角獸培育發展企業個人稅前年工資薪金收入超過所在地區社會平均工資十倍(含)以上的高層次人才,按照其稅前年工資薪金收入的5%給予獎勵。
五、支持企業進規穩規。對首次入規納統且當年營業收入達到2000萬元(含)至5000萬元(不含)的企業,按照企業首次進規方式,分別給予小進規企業15萬元、新進規企業20萬元獎勵;入規后第二年、第三年如不發生退規且營業收入較上年度增長50%及以上,每年再給予15萬元一次性穩規獎勵,最多獎勵2年。對首次入規納統且當年營業收入達到5000萬元(含)以上的企業,按照企業首次進規方式,給予小進規企業20萬元、新進規企業30萬元獎勵;入規后第二年、第三年如不發生退規且營業收入較上年度增長20%及以上,每年再給予20萬元一次性穩規獎勵,最多獎勵2年。
六、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對實施設備更新改造后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20億元、15億元、10億元的規上工業企業,分別獎勵60萬元、50萬元、20萬元;對首次入選“中國制造業500強”“湖北省民營企業制造業100強”的企業,分別獎勵100萬元、30萬元。
七、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對選派的市級“科技副總”,分批次給予5萬元工作保障經費;對獲批技術創新示范、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小型微型企業創新示范基地、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設計中心、中小企業技術中心、服務型制造試點示范的企業,國家級的每項獎勵30萬元,省級的每項獎勵20萬元。
八、支持市區一體化發展。以上獎補政策中,省級及以上獨角獸企業、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獎勵以及市級“科技副總”經費補貼適用于全市企業,其他獎補政策僅適用于市直、咸安區、咸寧高新區(含鳳凰工業園)企業,其他縣(市)參照本政策并結合財力情況出臺支持政策。市直、咸寧高新區(含鳳凰工業園)企業兌現政策所需資金由市級財政統一撥付,年終再與咸安區、咸寧高新區結算;鳳凰工業園以外的咸安區企業由咸安區兌現政策。企業存在騙取財政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規定處理。
本政策由市經信局負責解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實施過程中國家、省、市出臺新規定的,從其規定。2024年11月14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的《咸寧市支持工業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若干政策》(咸政辦發〔2024〕18號)同時廢止。